上面這個會是對大家都很有用的一個工具
對個人來說,非常方便地紀錄當下正在試玩之器材的表現
畢竟聲音記憶,因人而異
日子久了我會記得個大概器材的聲底特色及取向,但絕非全面地記得所有
而且,存起來一堆紀錄亦方便玩具與玩具間的比較
對各位來說,這會成為日後發表聽感的溝通工具之一
裡面擬定了一些聽感範疇,是普遍發燒友聽音樂的著眼點
其中包含了不少音響術語,亦附有簡短備註及各種光譜計
雖說音樂是聽不是看,看是不會看得到音色與音質
不過我不會否定聽感的價值,亦有習慣去爬聽感
畢竟每件玩具與歌曲都不是垂手可得,在我附近
雖說聽感有存在價值,如內容太空白也不會有太多用途
例如,出來聲音很暖,那究竟有多暖?
人聲很好,那什麼才是好的人聲?
那很好人聲的聲底又是怎樣?
等等…其實都是沒有內容的形容
既然文字很難表達聲音上的抽像感覺
那聽感便須要更細緻及客觀地形容整個畫面出來
雖說客觀性很重要
畢竟聽感也正表達聽者的主觀感觀,特別在某些音色範疇上的批判
所以只能盡量做到客觀
日後會否修改聽感範疇,微調某器材的能量棒
也是有機會的